黄金屋小说
黄金屋小说 > 女帝师 > 第四十三章 猛虎蜂虿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四十三章 猛虎蜂虿

  女帝师

听闻锦素是在掖庭狱中以白绫赐死的,罪名是秽乱边军,yín 衅主将,本该提交黄门狱廷审,斩首弃市,想来因昌平郡王之故,才留了全尸。小钱向我禀告此事时,我正与颖嫔在章华宫细细挑拣皇帝预备赏赐理国公府的绣品与首饰。窗边雪光弥漫,映得一桌子的金红锦绣之色透出肃杀的冷光。


颖嫔举手端详着一条桃红色宫绦,闻言冷笑:“桃之夭夭,宜室宜家。还以为她嫁了王爷,陛下能网开一面。终究还是个死。”


小钱听了,低头不敢说话。我心头一酸,只问道:“于锦素是什么时候去的?”


小钱道:“也就是昨天傍晚的事情。”


颖嫔笑道:“姐姐的消息真灵通,昨天傍晚才处决,今日小钱便得了讯息了。可怜章华宫还蒙在鼓里。”又笑问小钱,“你是如何得知讯息的?”


小钱躬身道:“回娘娘,奴婢偶然遇见施大人,是施大人告诉奴婢的。”


颖嫔冷哼一声,无话可说。我暗暗摇头,放下手中的白玉篦,摆手道:“下去吧。这件事情不准乱说。”说着斜倚在锦枕上,向颖嫔道,“易珠妹妹,人已去了,又何必再将昔日的恩怨放在心上?”


颖嫔微微苦笑:“不错,她死了,我却还是颖嫔,可见我胜她一筹。”


我微微一笑道:“‘功有难图,不可豫见’[107]。其实我想过,倘若那一次于锦素真的被罢官,周贵妃可能会让你做皇太子殿下的侍读。只是你就算做了侍读,也逃不过发配充军的命运。”


颖嫔断然道:“不。倘若是我做皇太子殿下的侍读,我定不会让他涉险。”


我抬眼一瞥,随手拿起一枚镂雕青玉镯套在腕间,微笑不语。颖嫔道:“姐姐不信?”


我将玉镯除下,比在她的眼前:“技艺最高明的玉石匠,会根据石料的天然形态来选择器形。虽说古人常言‘举负薪之才,升君子之器’[108],但所谓‘负薪之才’,也要是一块璞玉才好。若是顽石,只能雕个囫囵,立在外面风吹雨淋,哪里还能亲润美人肌肤?不论太师太傅、女官舍人,都不过是玉石匠。皇太子殿下‘不扶自直,不镂自雕’[109],深得陛下喜爱,所以被立为太子。妹妹当真以为,你能阻止得了皇太子去湖上救人么?”


颖嫔呆了半晌,叹道:“果然。这样说来,姐姐当初偏心于锦素,倒救了我。”


我将玉镯放在芳馨伸过来的锦盒中:“不是我救你,而是总有一人会应此劫,不是于锦素,也会有别人。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于锦素对你也未必是一丝好处也无。都放下吧。”


颖嫔一哂:“旁人劝人放下执念,都说些子曰佛语的恕道,偏姐姐这样奇特,竟能说出仇人的好处来。”


我笑而不语。颖嫔将宫绦抛在一边,推一推几上的嫁衣:“我有一事不明,要请教姐姐。于锦素不过是给昌平郡王做了侍妾,即便昌平郡王擅自回京误了事,那也是昌平郡王的错。姐姐素来聪明,怎能不明白这一点?姐姐和于锦素相交多年,为何见死不救?”


我拨一拨垂落在我脚边的绣金佩带,从容道:“妹妹怎知我见死不救?”


颖嫔道:“姐姐深得陛下爱重,若肯出言相救,陛下定能饶恕她的性命。”


我低头一笑,语气微寒:“娘娘是在讥讽玉机么?”


颖嫔一怔,不甘示弱道:“我怎敢讥讽朱大人?只是实在想不出于锦素有什么必死的理由。自古英雄爱美人,昌平郡王正在盛年,耽于美色也是平常。我隐隐听闻,于锦素是因与慎妃之死有关才被从军中提回京的。姐姐是因慎妃之事,才弃于锦素不顾的么?”


我冷笑道:“当初娘娘助施大人将芳馨姑姑和绿萼关进掖庭狱受审,娘娘忘记了么?娘娘深知内情,何必还来问玉机?”


颖嫔眉心一耸:“不瞒姐姐,那次我是奉圣命行事。我只知道掖庭属在查慎妃自尽的真相,实情如何,我全然不知。若不是执掌后宫大权,我便是连这一点零星的消息也听不到。”


我一怔,歉然道:“妹妹既知道此事是宫中机密,我又怎敢在陛下面前胡言乱语?”


颖嫔道:“‘天道甚夷,而民好径’[110]。姐姐救她一时,却救不了她一世。姐姐‘既明且哲,以保其身’[111],并没有对她不住的地方,大可不必如此伤感。”


我的四肢瞬间失去了所有热度,惧意如雪片袭上窗纸,簌簌地响。我双手微颤,紧紧抱住手炉,仰天而叹。我对锦素的愧意,又怎是颖嫔所能知晓?“舞弄其智,制御他人”“穿窬成路,奸人者杀”。说的是锦素,亦是我。


颖嫔见我不说话,便展开嫁衣笑道:“再过几日便是新年了,已死的人,提她做什么?陛下恩赏理国公府,连嫁衣都备下了,采薇妹妹好福气。”说着面色一变,将嫁衣抛入淑优捧着的木盒中,蹙眉道,“文绣坊的人当真是不用心,谢小姐的刺绣功夫天下闻名,这样的嫁衣如何赏赐下去?叫他们好生做一套新的来,一个月之后拿来我瞧,若再做不好,我必告诉少府监,这坊监之职,可以不必做了。”


淑优忙将木盒拿了出去,传到廊下。只听她在窗外道:“娘娘说这些首饰和衣裳赏了出去只会丢了皇家的脸面。首饰也就罢了,命文思坊做些好的来看。衣裳却要重做,你们出去告诉文绣坊坊监,一个月后再拿新嫁衣来看,若还不好,娘娘就告诉少府监曾大人,撤了他的坊监之职。”众内监宫女大气也不敢出,听闻此言,唯唯称是。


我拍拍手道:“文绣坊的坊监是正六品的朝廷命官,掌纂绣之事。娘娘说撤就撤,好威风。”


颖嫔笑道:“不拿来我瞧也就罢了,既拿进宫了,就别怪我眼睛尖快。论理,嫁衣当由新娘子自己缝制。陛下有心赏赐,是莫大的恩典,这表明陛下将采薇看作与公主一般。既是敕旨赐婚,公主下嫁,又怎容他马虎?才刚那些四季衣裳做得不好也就罢了,连嫁衣都应付了事,也太失职。文绣坊中有三百绣工,有好些曾是宫中最好的绣娘。这样一件因陋就简的嫁衣,真真是丢尽了皇家的脸面。”


我微微一笑,站起身道:“娘娘所言甚是。”


从章华宫出来,我扶着芳馨的手向北穿过益园回漱玉斋,忽而驻足,凝目向东。芳馨道:“姑娘在瞧什么?”


我指着半云亭边的山石,道:“那一天也是这样的大雪,陛下和我在半云亭中赏雪,忽闻慎妃娘娘和惠仙姑姑在山石后说话。那些话救了我。”


芳馨道:“救了姑娘?”


我颔首道:“当时陛下正要册封于我,若不是慎妃娘娘横插一语,我这会儿说不定早就死了。”


芳馨道:“怎会?上一次在漱玉斋,姑娘不愿意嫁,陛下也并没有降罪。”


我缓缓走向那方山石,握起一团雪,叹息道:“姑姑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慎妃之事后,陛下对我心中有愧,又有升平长公主事先劝说过,方才没有降罪。而当时在半云亭,情势与如今全然不同。当时我若抗旨,说不定会被强逼为妃,或是被治罪,或是我一头碰死。慎妃娘娘的话,可说来得甚是及时。”


芳馨道:“不错,慎妃娘娘即使立志自尽,临死前也还是为姑娘着想的。慎妃娘娘和姑娘,才称得上善始善终。”


我抛下雪团,用冰冷的指尖拭去面颊上的泪滴:“我对不住慎妃,对不住锦素。在这宫里一日日待下去,我只觉自己越来越像个鬼魅。”


芳馨轻斥道:“姑娘并没有哪里对不住慎妃娘娘和于锦素,万不可胡言乱语。”


我惘然一笑:“姑姑,你不懂。”


芳馨微笑道:“奴婢不懂的地方很多,但盼姑娘能一一指教。雪下得大,姑娘还请快些回漱玉斋吧。”说着扶过我,依旧往益园西门而去。她行了两步,又笑道,“其实奴婢现在就有一事不甚明白,请姑娘教导。奴婢记得从前昱嫔娘娘有孕,想请母妹进宫陪伴,还有那个喜欢紫藤花的张女御病死,这样两件小事,颖嫔娘娘都要问过皇后娘娘才敢行事,如今对一个正经的朝廷命官,却独断起来,不知是何缘故?”


我知道芳馨只是想引开我的愁绪,遂淡淡一笑道:“颖嫔是代皇后掌权,皇后所辖,可不止小小一个后宫。一个人手握权柄,纵使一开始小心翼翼,日子久了也不免作威作福。慎终如始,很难。”


芳馨抿嘴笑道:“颖嫔出身低微,就更是如此了。”


我微笑道:“姑姑清楚得很,又何必来问我。”


回到漱玉斋,只见小钱已经在门口迎接。我问道:“于锦素昨晚被赐死,你究竟是从何得知?”


小钱道:“奴婢就知道瞒不过大人。今日午后掖庭属李大人派人来送礼,奴婢这才知道的。那人还说,这些日子人人都奉承李大人,李大人高兴得很。”


我笑道:“施大人高升,掖庭令之位非他莫属,他自是高兴。代我备好礼,新年一过就要送的。”小钱笑嘻嘻地应了。


深夜,我的梦中亦在下雪。我撑着一把明黄色的龙纹油纸伞,茫然呆立在半尺厚的积雪中。只见一个青衣人冒雪蹒跚而来,来人面目模糊,却又似曾相识。我不假思索地问道:“你是我爹爹么?你姓卞么?我梦见过你,你从哪里来?”


那人不答,与我擦身而过。我瞧着他清瘦的背影,这才惊觉,原来此人是我的继父朱鸣。我正要高声唤他,却觉嗓子一紧。那人渐行渐远,终于杳然不见。我转头,只见雪地上他行过之处,沥沥血滴如红梅绽放。再望向他远去的方向,却见白茫茫一片甚是干净,三位公主青白色的面孔缓缓浮现在几丈远的地面上。我顿时惊醒,双目所及,不见一点儿光亮。


请收藏本站:https://www.hjwyy.com 黄金屋小说。手机版:https://m.hjwyy.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