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屋小说
黄金屋小说 > 女帝师 > 第三十四章 宴安鸩毒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三十四章 宴安鸩毒

  女帝师

只听皇后又道:“嘉秬去了三年。虽然宫中不准私立牌位,但本宫知道每到四月十五,你总是在宫里私祭。嘉秬进宫短短十几日,便遭此横祸,三年了,大约也只有你还记得她。”


我忙跪下道:“臣女有罪……”


皇后道:“不必忙着请罪。宫中只是不准私立牌位,又没有不准焚香供瓜果,你没有罪,起来吧。”


芳馨抱着奏折不便过来搀扶,皇后身边的宫人忙上前扶起我。皇后又道:“这几年你还记得嘉秬,本宫很欣慰。不知你有没有想过,嘉秬究竟是怎样死的?”


关于嘉秬的死,我想过很多,但我从来没有想过陆皇后会亲口告诉我真相。我镇定心神,好一会儿方道:“娘娘既说徐女史罹遭横祸,想必并非失足溺水。”


皇后道:“自然不是。嘉秬是代本宫去死的……”


我忙跪下,颤声道:“娘娘何出此言?”


皇后笑道:“你这孩子,怎么总跪?你这样,本宫也没法和你好好说话了。”


我低头道:“是,臣女有罪。”


皇后微笑道:“你既知道自己有罪,本宫就罚你好好坐着,听本宫把话说完。人终有一死,皇后也不能例外。说说那又何妨。”


宫人扶起我,重新坐下。忽听门外穆仙的声音道:“启禀娘娘,小罗过来谢恩。”


皇后道:“让他回去养伤吧,不必来谢恩了。”


穆仙道:“是。”但听有轻快的脚步声渐渐远去。皇后待得门外悄无声息,方道:“嘉秬的死,一直像一块大石一样压在本宫心头。本宫想找个得力的人分忧,可惜遍视内宫,也找不到一人。陛下忙于亲征,周贵妃向来不理会后宫琐事。你们又还小,况且前些年也多事。如今好了,有你在,本宫也能松泛松泛了。”


我欠身道:“只恐臣女力有不逮,不能为娘娘分忧。”


皇后微微一笑,双眸深如潭水:“你能……”


忽听窗外一声惊雷,手中的锦帕顿时跌落在地。紧接着雷声滚滚,哗啦啦下起了大雨,湿气像毒蛇芯子上的腥气一般蜿蜒入内。我俯身拾起锦帕,静了静心神,郑重道:“不知俆女史命案的真相究竟怎样?还请娘娘赐教。”


皇后十指纤纤,葱管一样的指甲已经齐根剪断,只有无名指上戴了一枚细细的赤金戒指。掌缘上还沾了红黑墨迹。她合上眼睛,陷入久远的回忆之中。


“那天晚上,就是咸平十年四月十四的晚上,有人潜入思乔宫来暗杀本宫。那夜不知怎的,外面守夜的宫女内监都睡得很熟,那刺客便堂而皇之地进入本宫的寝殿。嘉秬正秉烛读书,从窗口望见本宫的寝殿有异,便大着胆子前来查看,恰遇见那刺客正拿了一根布带要勒死本宫,被嘉秬撞破,嘉秬便大喊起来。那刺客连忙破窗而去,却不小心露了真容。众人都睡眼惺忪的,待追出去,人已经没影了。本宫那时还没有清醒,太医院先被闹了个人仰马翻。待本宫醒了,却也失了举宫搜索的先机了。嘉秬说那是个身着黑衣,面色苍白、身材修长的男子,当时便画了像。本宫只得密禀圣上,着掖庭令在内监侍卫之中秘密搜查。”


听得“暗杀”二字,我不禁暗暗点头。有熙平长公主为慎嫔谋划羞辱陆贵妃在先,陆贵妃“自尽”在后,嘉秬随即溺死文澜阁,却原来果真是被杀人灭口的。我叹道:“娘娘查了许久,想来是没有查到此人了。难道是俆女史画得不像么?”


皇后淡淡一笑:“旁人听到暗杀行刺之事,早已惊骇慌张,六神无主。你倒镇定。”


我坦然道:“俆女史意外溺死文澜阁,更连着臣女宫中的红叶。文澜阁的池子并不深,却一并淹死了三位姑娘,确实奇怪。臣女疑心俆女史的死也不是一两日了,今日得知真相,虽心痛,却也欣慰。”


皇后一怔,随即苦笑:“即便嘉秬画得再像,那也不过是一张画像罢了,就算找到一些似是而非的人,没有证据也不能入罪。这都要怪本宫,千不该万不该,准嘉秬所请,代本宫去守坤宫告假。想不到她这一去,竟成永诀。这都是本宫的过错。失了嘉秬的指认,说什么都无用。”


我好奇道:“娘娘用刑了么?”


皇后一笑:“初时用了些刑,有些吃不住的,立刻就招认了,可是说起行刺经过来,却又都说不好。刑法刻深,冤狱就多。没有证据,供词又不对,就算招认了、惩戒了又如何?终究是自欺欺人。后来就再没用刑。如此过了数日,要再想寻出此人来,可就更难了。”


我心中肃然起敬:“徐女史当日憔悴不堪,又受了惊吓,约臣女去文澜阁想必是要倾诉此事,却不想……”


皇后道:“这就是她的不是了。她本不该向任何人说起此事。那日从济慈宫出来,就当立刻回思乔宫才是。若回宫来,就不会撞上这等祸事。”


我忙道:“娘娘所言甚是。”


皇后扶额而叹:“罢了。有人要存心灭口,即便不在文澜阁,也会在别处。幸而你当时没去,否则恐怕连你也——”


我一怔,顿时想起那日我病倒,启春来看我时所说的话:今日就算她不在文澜阁淹死,焉知她明日不会在御花园的池中溺毙?


只听皇后宁和了口气,问道:“说起来,你当时因何事没有按时去文澜阁?”


我如实道:“臣女的母亲当时随熙平长公主入宫探望,臣女在长宁宫与母亲说话,一时忘了时辰,才没有去文澜阁。”


皇后轻笑道:“当真是巧……”


毛孔中似有千万根钢针穿出,连头发都要竖了起来。皇后说这话,也许是对熙平长公主和我起了疑心。我垂头不语,不知该说什么,生怕说什么都是欲盖弥彰。然而当时我又确实一无所知。


皇后凝视片刻,依旧微笑道:“你不要多心,本宫并没有怪责你的意思。当年你的母亲随长公主进宫,也不是你事先能预料得到的。”说罢又正色道,“当年陛下和本宫悄悄查遍了所有的侍卫和内监,也没有丝毫有用的线索,便以为这刺客是宫外的。好在这两年一直平安无事,想来是因为不久之后慎嫔退位,而那主谋也有了察觉,故此一直蛰伏不动。


“如此直到去年春天,本宫又梦见了嘉秬在文澜阁的小池旁看书。本宫才忽然想起,你们从太后宫中请安出来,已近巳时,文澜阁虽然一向清静少人,但那凶手怎会在小池旁连杀三人,却能不被人瞧见?如此便彻查了文澜阁那日当值的一干管事和内监。只是事过境迁,问了好些人都问不出什么来,只有一个十几岁的小内监记得清楚,当天他们一早便被文澜阁的执事韩复叫到书屋里粘补旧籍,足足忙到午时过了才算完,因此院中发生了什么,一概不知道。


“本宫将文澜阁内监的底细彻查一遍,多数是因为穷苦,才卖到宫中。只有那个韩复,当年是因为误杀了人,被有心积德的有钱人家赎了罪,打发到蚕室。因为识字念书,才进了文澜阁。”


我好奇心大起,不觉问道:“娘娘查到这人是被谁赎出来的么?”


皇后笑道:“你果然聪明,一点就透。这户人家姓王,从前是行脚经商的,发达了,便行善积德,花钱替人赎罪。只是好容易查到他们的名姓,人却不在京中了。人海茫茫,颇找了些时日,在全国的户籍中查到几万个同名同姓的,又一一去问,总算在岭南找到了这户人家。说起来,这已是十年前的事情了,他们只记得那是一个管家模样的年轻人,颇有些气度,拿了大笔的银子过来请他们替此人赎罪。王家人看这是个善事,又有钱可赚,便连同这韩复,一共赎了三个人出来。本宫又查问了另外两个一同被赎出来的人,都十分不成器,什么也问不出来。”


我叹道:“娘娘既知道那人是个管家,可寻出此人来了么?”


皇后眸光一亮,笑道:“玉机听得很仔细。近几个月来,本宫已派人将她府中的几个总管家打探了清楚,着画师画了像,让王家人一一辨认。虽隔了十年,倒还能认出一两分来。”说着一摆手,穆仙忙从书案上取了一卷画双手奉与我。皇后道:“他们说,这张是最像的。”


我恭敬取过画来,刚刚展开,顿时如被焦雷劈中的朽木桩子般动弹不得,额前背心的冷汗涔涔而下。画上的人青衣布靴,容貌清俊儒雅,耳垂上有米粒大的一点黑痣,正是我的父亲朱鸣!我执画的双手剧烈颤抖起来。皇后微微冷笑道:“你认得此人么?”


我不敢说谎,正要答话。忽听外面有人说道:“启禀皇后娘娘,苏大人刚才在朱雀门被吴大人打了一拳,鼻子都出血了!”


皇后看了我一眼,瞥一眼穆仙。穆仙扬声道:“进来回话。”


一个蓝衣小内监疾趋入内,躬身道:“才刚苏大人走到朱雀门外,遇到治纳给事中吴省德大人,不知怎的,吴大人忽然拔拳打在苏大人的鼻子上,流了一地的血。苏大人已回府医治了,吴大人进了宫,求见皇后娘娘。”


皇后执起朱笔,冷笑道:“这样不知检点,竟然有脸来求见本宫。让他进来,本宫倒要听听他有什么话要分辩。”


我见这是个好时机,便欲起身告退,却听皇后向我道:“你且坐着,不用回避。”


不过一会儿,一个穿着六品官服的十八九岁的少年冲了进来。身上的衣服已湿透,脸上的怒气如窗外盘踞的乌云。他草草行过礼,大声道:“姨母,那个苏老儿上书指责儿臣不学无术,只一味地媚上惑主,阿意取容。姨母看到了没有?”


原来这个吴省德是皇后的外甥,那么陆愚卿将军便是他的舅舅。不待皇后说话,穆仙呵斥道:“这里是御书房,朱大人还在这里坐着呢,吴大人不可无礼!”


吴省德一瞥眼,这才看到了我。我连忙站起身来行礼,他怔了片刻,方才还礼。皇后道:“苏大人上书是他身为言官的本分。你竟然在宫门外殴打他,错的分明是你!”


吴省德道:“臣不服!臣不过上书为表弟求取封爵,又有什么错?他就这样诋毁臣!”


皇后道:“你的表弟还在襁褓之中,于国无功,怎能列土封疆!你上书为他求取爵位,本就不妥,你心里存着什么心思,你自己知道!”


吴省德大声争辩:“舅舅领兵在外,数败燕兵,劳苦功高。汉武帝时,卫青有功,他三个儿子尚在襁褓之中便都封了关内侯。舅舅的儿子封个子爵,并不为过!”


皇后怒道:“你说这话就该拖出去打死!你说你舅舅位比卫青,那么陛下数度亲征,控弦百万,亲蒙矢石,这又算什么?!难道圣天子的军功还不如你舅舅么!”


吴省德顿时面色大变,跪在地上扣头不止。皇后道:“如今朕亲政,你为你舅舅的孩子求取封爵,敢说没有私心!苏大人说你阿谀取容,一点儿没错!你不思悔改,还殴打苏司纳,你自己说,你是个什么罪!”


吴省德抬头,讷讷道:“苏司纳……”


皇后道:“朕刚刚擢升他为司纳。原本朕打算将他的上书留中,想着事情淡了也就罢了。谁知你竟然殴打长官!你去苏大人府上赔罪吧。若他肯饶恕你,自然是好。若不然,便按律法行事!”


皇后将苏大人弹劾吴省德的上书留中不发,又拔擢苏大人为言官之首,想来是要小事化无的。可恨这个吴省德血气方刚,竟然出手打人,实在不堪造就,也难怪皇后生气。吴省德伏在地上,浑身颤抖。脸上的水滴沥沥而下,不知是雨水还是汗水,地毯顿时湿了一大片。皇后叹道:“你回去吧。”


吴省德哀求道:“姨母……”


皇后正色道:“御书房中只有君臣,没有姨甥。”


吴省德无奈,只得磕头告退。皇后命人换了茶进来,饮了半盏,慢慢平复心神。一场风波就这样风流云散,湿了的地毯被内监们一把换去。皇后放下茶盏,微微一笑道:“这是本宫的长姐舞阳君之子。这孩子到底没有经过科考,性子鲁莽。”


我忙奉承:“娘娘秉公决断,实乃国家之福。”


皇后叹道:“本宫不是不想哥哥的孩儿封官取爵,只是无德而宴安,谓之鸩毒。无功而富贵,谓之不幸[89]尝知忧,。本宫受圣上嘱托,总理京中事宜,不能不小心谨慎。”


我屈膝道:“娘娘圣明。”


皇后笑道:“那么你愿意帮本宫查明嘉秬之死的真相么?”


请收藏本站:https://www.hjwyy.com 黄金屋小说。手机版:https://m.hjwyy.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