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屋小说
黄金屋小说 > 女帝师 > 第三十六章 勿复王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三十六章 勿复王家

  女帝师

颖嫔神色一黯:“姐姐既有要事,那便改日吧。”


我微觉不忍:“你回章华宫,我回漱玉斋,彼此同路。妹妹有何指教,但说无妨。”


颖嫔微微苦笑道:“是妹妹有事请教姐姐,还请姐姐不吝赐教。”说着微微屈膝。


我携了她的手缓缓走着。阳光从西面的高墙飞跃过来,径直往东面去了。东墙顶留下窄窄一道光斑,仿佛天地不情愿的施舍。没有阳光的地方依旧有些冷,我这才发觉原来手炉中的炭已经燃尽。我知道她的心事,却帮不了她。


只听颖嫔道:“听闻陛下前两日亲自去漱玉斋瞧姐姐了?”


我淡淡一笑道:“那一日在白云庵见了升平长公主,陛下只是来问问皇妹的近况罢了。”


颖嫔叹道:“我也时常派人去白云庵看望升平长公主,她的近况我甚是清楚。怎么也不见陛下来问我?”


我笑道:“妹妹这是在怨我?”


颖嫔艰涩地一笑:“姐姐何必如此多心?妹妹只是想请教姐姐,究竟如何才能留住陛下的心?”


我甚是诧异:“我……不知道。”


颖嫔叹道:“自从昱嫔有孕,静嫔殁了,我总以为他会多怜惜我一些,谁知……自他回宫,还没有往我宫里来过。今日太后说起孩子的事情,我和他……我哪里会有孩子呢?”说着不觉伤心垂泪。


颖嫔向来聪明坚毅,这是我第一次见她落泪。想是这大半年来恩宠稀薄,她也终于灰心绝望。她曾经说过,她父亲已有爵位,兄弟子侄为官有望,她身为妃嫔,已心满意足。我知道,这只是她希望自己能做到的事情。


不知何时起了风。高墙之间又深又远,仿佛野兽的深喉,发出撕心裂肺的一吼。我当怎样回答她?我不知道。美人当前,我也不明白皇帝为何无动于衷。男女情爱,是我即使读遍古往今来的浩浩繁帙都不能悟透的奇谈怪论。况且帝王之心,更加难以捉摸。


脑中空荡荡的,一句也说不出来,只得陪她无言感伤,直到分手。


我在漱玉斋门口目送颖嫔远去。夕阳将我的影子拉得浓黑修长,仿佛望不到尽头。左边是一道决绝的墙,我和我的年少痴情便是在这道墙下诀别的。右边不远处,仍旧是一道高墙,一道朱红色的高墙。漱玉斋白墙灰瓦,一到春夏,外墙便布满了碧油油的藤萝,满园玫瑰盛开。在漱玉斋住得久了,我总有一种错觉,仿佛那些如山排压过来的殷殷血色离我远了些。呵,不过是一厢情愿的臆想罢了。


颖嫔背影的新碧中透着些寂寞无奈的灰,望得久了,自己也落下泪来。不知是为她,还是为自己。只听芳馨在身后道:“颖嫔娘娘已经走远了,姑娘进去吧。”


我拂去脸上的泪痕,轻声道:“颖嫔娘娘容貌是一等一的出挑,人又聪明,又识大体。自太后到宫人,没有不说她好的。为何陛下却……”


芳馨道:“姑娘是在问奴婢么?”


我转头笑道:“才刚颖嫔问我,我答不上来。请姑姑为我解惑。”


芳馨凝神瞧了我一会儿,似在查找我脸上的泪痕:“奴婢也说不好。不过,奴婢记得弘阳郡王殿下小的时候,姑娘给殿下讲过的一个故事。”说着扶我进了漱玉斋,坐在秋千架上。“奴婢记得清楚,那一夜慎妃娘娘也在的。大约是华阳公主满月的那天,殿下看了一出《李广射虎》的戏回来,缠着姑娘说飞将军李广的故事听。”


我叹道:“是。那时慎妃娘娘新废,且大病初愈,抱着殿下在灯下听我说故事。说起来,我有许久没有为殿下说故事了。殿下如今也不需要我说故事给他听了。”


芳馨命小丫头沏了一杯热茶,转头笑道:“若姑娘现在还在给殿下说故事,恐怕自己就先要急死了。”


我低头一笑:“不错。”


芳馨道:“那一夜,姑娘说了李广的故事,其中有一件事奴婢记得清楚。李广年老时问王朔,为何自己在军中效力数十年,身经百战,手下的许多将领都封了侯,而自己却没有封侯。王朔便问他:‘将军这一生可有遗憾?’李广道:‘当年戍守西北,羌人造反。我诱降了八百人,当日便杀了。这是我这一生唯一的恨事。’王朔道:‘杀降不祥,这便是将军不得封侯的因由了。’”


我接过热茶,怃然不语。芳馨接着道:“颖嫔娘娘样样都好,但是早年出卖于姑娘,致使于姑娘的母亲被杖死,便和李广杀降是一样的,伤了阴德,所以才不得宠。”


我微微诧异:“姑姑竟然是这样看的。”


芳馨道:“不然还能是什么?当初静嫔娘娘不过是姑娘身边的侍婢,在颖嫔和昱嫔册封之前,都专宠了好一阵子。难道颖嫔娘娘还不如静嫔么?”


我一怔,淡然一笑道:“姑姑说得有理。从前我总以为,这种说法不过是史家借以劝讽后人的,当不得真,谁想却让姑姑拿来用了。”


芳馨道:“其实这也是好事。颖嫔出卖于姑娘,姑娘却救下于姑娘,这是积德。姑娘前前后后善待的人也不少了。正因如此,陛下才特别中意姑娘。即便姑娘不肯嫁,陛下也没有怪罪。”


“真的么?”


芳馨微笑道:“怎么不真?当今是仁君,自然盼望身边的女子都心地良善,人品纯正。周贵妃不就是极好的一例么?不然她年长了十来岁,容色早衰,就是再美再聪明,也不能固宠那么久。依奴婢看,陛下对姑娘,是有几分对周贵妃的真心的。”


我一哂:“几分?哪怕是半分,我也不敢受。”


芳馨道:“奴婢斗胆,想请问姑娘……倘若他不是皇帝,姑娘可会应允么?”


忆起他初回宫的那个深夜,他的关切和我的孤寂,我并非没有一丝向往。若他不是皇帝?这个问题就像芳馨当初问我若皇后所生的祁阳公主是一个皇子情势将会怎样,虚无缥缈得教人不愿费心去想。或许也是因为想起来便有些隐痛,更多的是深深的无望。


太阳终于沉在西面的高墙之后,我身处无边的暗影之中,面对光秃秃的花圃,心中一片荒芜。玫瑰深秋凋落,明春再开,会比往年更加幽艳馥郁。而情花,是凭愚勇滋润,借时而放的。我自问自己是一个谨慎胆小的人,我的愚勇,早早便淹没在故纸堆中了。回头望,我不过是连一丝愚勇都没有的木偶人罢了。忽觉脸上冰凉,用指尖一摸,原来是一滴冷泪。


芳馨心痛道:“奴婢多口,不该问姑娘这个的。天黑了,姑娘回屋坐吧。”我点了点头,起身回玉茗堂。芳馨拿起我放在秋千架上的手炉,轻声惊呼道:“姑娘的手炉已经冷了,怎么也不早说?”


我微笑道:“在太后宫里的时候就冷了。想着就要回来了,便没说。”


芳馨道:“姑娘的身子弱,经不得一点寒。若冷了,一定要早些和奴婢们说。”


我叹道:“小事而已,太后宫里的冷,又何止这个呢?”


芳馨机警道:“姑娘向太后请安,也是为了查探太后在于姑娘之事上的心意,不知……”


我在西耳房的榻上坐定,解下斗篷覆在双腿上,低头把玩着绣了银丝的衣带。银丝华贵,绸带触手丝滑,却寒过冰凉的指尖。皇家亲情,不过如此。我冷冷一笑道:“姑姑知道太后所言‘愿来生不要托生在帝王家’是什么意思么?”


芳馨道:“太后是在叹升平长公主命苦么?”


我摇头又点头:“是,也不全是。这句话是有典的。”


芳馨道:“请姑娘指教。”


“南朝宋明帝刘彧平前废帝之乱,做了皇帝以后,将亲生兄弟几乎杀了个干净。其中一位始平王刘子鸾,因先帝在时,特别受宠,便被皇帝哥哥杀了,死时年仅十岁。刘子鸾临死时道:‘愿身不复生王家’[91]。十岁的孩子,何等凄凉和决绝。”


芳馨叹息道:“当真可怜。”


我接着道:“太后说这话时,是流泪的,可见她心里难过。虽然太后怜惜升平长公主,但若重来一次,恐怕她仍是不改初衷。升平长公主与昌平郡王,俱是如此。”


芳馨有些骇然:“姑娘是说……太后不会理会于姑娘之事么?”


“昌平郡王若只是私纳锦素为妾,也不算什么了不得的罪过,太后怎会不理?当初睿平郡王娶董妃的事,不就是太后求情的么?只因慎妃之死,一切都要秉公来办,否则难以服众。慎妃是皇子生母,且殷勤服侍了太后那么些年,太后也不好偏袒昌平郡王和锦素,否则岂不是对弘阳郡王不公?”


芳馨焦急道:“连太后都不管了,姑娘还如何救于姑娘?”


我冷冷道:“谁说我要救她?”


芳馨松一口气道:“那姑娘这么着急要见于姑娘是……”


我正色道:“我只是想要知道事情的真相。倘若她真与慎妃之死有干系,我不会理会她。若无干系,也不用我救,陛下自会饶恕。”


芳馨道:“那就好。姑娘这些年为旁人操心太过,早该如此秉公行事了。若早这样,身子也不至于这样……”


我站起身,微微一笑道:“从现在开始也不迟。传膳,用过晚膳,早些歇息,明日还要写对联呢。”


第二日用过午膳,我正要午歇,皇后宫里的内监小罗来漱玉斋传唤,说是华阳公主不肯午睡,嚷着要听故事,所以皇后命我去守坤宫哄公主午睡。我只得重新梳头穿衣,匆匆忙忙随小罗去了守坤宫。


皇后在西配殿的寝室里,坐在华阳公主的榻边柔声哄劝着,无奈华阳公主只是不理。我上前去行了礼,皇后笑道:“华阳自从上次听你说了一则寓言,便心心念念的,非要你来说一个故事才肯睡。有劳你说一个,哄她睡了,本宫也少些头痛。”


皇后只穿了一件蓝白色短袄,将两股发辫低低盘在脑后,簪了一支赤金牡丹步摇。米珠穿成的流苏软软地附着在发髻上,凝成一片温润的华光,就像此刻的平淡和美好。华阳公主只穿一件贴身小衣,笑嘻嘻地从锦被中探出头来:“玉机姐姐说个什么故事给孤听?”


我正要回答,忽听皇后道:“前些日子本宫才说了韩信胯下之辱的故事,今日还说韩信吧。便说……韩信与蒯通的故事好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hjwyy.com 黄金屋小说。手机版:https://m.hjwyy.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