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屋小说
黄金屋小说 > 我的公公叫康熙 > 第八百八十一章 烙印(谢盟主“复德复道”加更)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八百八十一章 烙印(谢盟主“复德复道”加更)

  我的公公叫康熙

这边福松刚送走富庆,张廷瓒就过来了。


福松忙起身,道:“大人……”


张廷瓒忙摆手道:“不好这样称呼。”


之前没有这一重姻亲关系的时候,他充当福松半个老师,年岁还在这里,两人像是两辈人,被敬着也就敬着了。


如今亲事就差过礼,学生成了妹婿,他反而不好拿大了。


尤其是皇子府,当差的时候,还是当以公务论。


福松却依旧客气着,请张廷瓒坐了,吩咐人上了茶水。


张廷瓒喝了口茶水道:“后头的配房,是不是占的差不多了?”


福松心里诧异,面上不显,道:“两进的院子现在空着两处,一进的院子空着三处……”


两进跟一进的院子,各有六个。


一进院子给了崔总管一个、邢家一个,还给齐嬷嬷留了一个。


二进的院子西边是黑山跟春林师徒两个,然后依次是额尔赫家跟富庆家,中间空了两个,东边是福松。


张廷瓒犹豫了一下,带了几分不好意思,道:“若是我想要搬过来,不知方便与否?”


福松忙道:“当然方便,本就是给皇子府职官预备的,大人挂着皇子府典仪,再妥当不过……”


张廷瓒闻言,松了一口气,道:“那就好,回头我找个时间,搬到这边来。”


福松迟疑了一下,还是问道:“是张相想要告老?”


要不然的话,张廷瓒没有必要惦记搬出来。


汉人跟满人规矩不同,长子要在父母身边侍奉尽孝的,那边又是赐第。


只要张英在任,就可以一直住下去。


张廷瓒点头道:“家严正有此念。”


张廷瓒之父张英今年六十三岁,在大学士里算是年轻的。


不过福松也晓得汉官习惯与满官不同。


汉官游宦京中,暮年都要讲究个归乡荣养。


外加上张英长子已经年过不惑,在翰林院熬了二十多年,一直没有升迁,也是因为张英的缘故。


现下张英次子张廷玉也过了会试,就在等着三月里殿试了。


殿试通常不罢黜贡士,那张廷玉接下来也要出仕。


张英这个时候告老,也可以早点给长子腾地方。


等到长子再升一升,看顾次子,后头的儿孙也陆续可以下场了。


之前闹的沸沸扬扬的科举舞弊桉,随着“覆试”结果出来,成了一场闹剧。


逝者已矣。


牵头传谣帖檄文的十几个府学生员,都被除了功名。


翰林院中牵扯其中的几个编撰,则是免官。


姜辰英朝廷礼部出了抚恤银,由礼部官员为其父子治丧。


李蟠行事不检,降三级留用。


因子侄在榜上,被人wū行贿者的榜眼严虞淳降一级留用……


*


等到福松跟九阿哥提起此事,九阿哥很是意外,道:“可张相才入阁半年,怎么就生了致仕还乡的念头?”


福松想起上次看张英的情景,道:“好像老大人的痹症挺严重,之前一直在休假。”


九阿哥道:“那今年也没戏,汗阿玛会留一留的,怎么也要明后年吧。”


否则用了几十年的老臣,才点了阁臣,就准了致仕,外头还以为君臣失和。


皇父爱惜名声,怕是不愿意背负这样的质疑。


不过张廷瓒要搬就搬。


九阿哥有些不好意思道:“爷还在‘禁足’中,这个月不好出去,要不然该为大媒,去张家帮你换帖的。”


福松忙道:“这个不着急,回头等姐姐出了月子再说。”


九阿哥却觉得,不好拖那么久。


等过了这十天半月的,外头消停消停,就可以张罗起来。


他们毕竟是男方,还是显得有诚意些为好。


他的意思,都在脸上写着。


福松道:“真不急,今年殿试的安排下来了,在三月二十五,张家二爷正备考,在殿试之前,他们家应该也顾不得旁的。”


九阿哥之前忘了这个,也晓得对汉官子弟来说,殿试至关重要,这才点头道:“好啊,爷晓得了,那就四月里再说……”


尤其那位张廷玉,早有才名在外,听说比其兄还出sè。


*


这日午饭,九阿哥就跟舒舒说起了张廷瓒要搬过来之事,还有“科举舞弊桉”的结果。


舒舒听了一圈,觉得不对劲,道:“那个揭开此桉的御史呢?什么责罚都没有?”


九阿哥撇撇嘴,道:“爷也问这个了,好像叫鹿肉还是鹿右的,什么事儿都没有,他是御史,有‘风闻言事’的权利,不需要‘指实纠参’……”


要是开了惩处御史的先河,堵塞言路不说,还容易被人利用,迫害御史。


请收藏本站:https://www.hjwyy.com 黄金屋小说。手机版:https://m.hjwyy.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